如图9所示的是甲、乙两个电阻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现将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的阻值是乙阻值的2倍。
B.乙两端的电压是甲两端电压的2倍。
C.通过乙的电流是通过甲的电流的2倍。
D.甲的电功率是乙的电功率的2倍。
|
如图10所示,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从6V升高到10V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则该定值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
图10 |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两个标有“2.5V、0.3A”字样的小灯泡L1和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使灯泡发光(如图11所示),然后分三次接入电压表,分别测定AB、BC、AC之间的电压并记入表1中。
(2)把上述两个灯泡改接成并联后,接到同一个电源上,使灯泡发光(如图12所示),然后分三次接入电流表,分别测定A、B、C三处的电流并记入表2中。
表一 表二
LAB | LBC | LAC | |
电压(V) | 1.25 | 1.25 | 1.50 |
IA | IB | IC | |
电压(V) | 0.30 | 0.29 | 0.58 |
请你评估:
(1)表1中测量结果有一个量是错误的。错误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表2的测量结果是否可能?谈谈你的观点。
图11 图1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物质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入水和煤油,用同样的电热器给它们加热,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200 | 20 | 28 | 8 |
2 | 水 | 100 | 20 | 28 | 4 |
3 | 煤油 | 200 | 20 | 28 | 4 |
4 | 煤油 | 200 | 20 | 24 | 2 |
(1)比较1、3次实验可得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 (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 、 次实验可得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
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3)比较3、4次实验可得结论:
(4)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
、 有关。
(5)该实验小组获得探究成功,主要得益于采用了 法。
在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时,
(1)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是3.8V,额定功率小于1.9W,实验器材如图13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
(2)某同学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由于接线错误而使滑片移动时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暗程度。请你判断该同学是如何连接的?(提示:有两种可能)
(3)在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如图14所示。其读数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图13
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