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要求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
(1)曲杆可绕固定点o转动,在一个最小的拉力F的作用下,在图1所示位置保持静止,请在图中作出:①拉力F的力臂和拉力F的示意图;②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3分)
(2)请根据图2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中标出:①通电螺线管的N、S极;②电源的“+`“﹣”极;③磁感线的方向。(3分)
毛毛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应拉着木块使其在水平方向做 ▲ 运动。(1分)
(2)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共进行了9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①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 有关。(1分)
②分析 ▲ 三次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1分)
③分别比较5、6、7主次实验数据和7、8、9三次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 ▲ 。(选填“有关”或“无关”)(1分)
(3)本次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主要是 ▲ 。(1分
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cm。(1分)。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1分)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 ▲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1分) J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 。(1分)
A.凸透镜 B.凹透镜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 的实像。(1分)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 。(1分)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源电压为6Ⅴ,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Ⅴ(灯丝电阻约为12Ω)。′
(1)为能顺利完成该实验探究,下列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1分)
A.“1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 B.“2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1分)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闭合开关前,应将图甲中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 ▲ 端(选填: “A”或“B”)。(2分)
(4)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是: ▲ 。(1分)
(5)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 ▲ Ⅴ;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 端移动(选填: “A”或“B”)。(2分)
(6)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3分)
①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 Ω;额定功率为 ▲ W。
②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受 ▲ 变化的影响。
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1m的正方体静止在湖底,上表面离水面深度为h。现用一根粗细和重力不计的绳子,将该物体从水底竖直向上拉,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个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g=10N/Kg,ρ水=×103Kg/m3)求:
(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N? (2分)
(2)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是多少N? (1分)
(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Κg/m3(2分)
(4)物体在水底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Pa?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