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
立、______________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3)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二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为了探究不同固体熔化的规律是否相同,陈明找了一些蜡,又从冰箱中取了一些冰。他先把冰和蜡切成碎块,然后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把盛碎冰的试管放在盛有温水的烧杯中,把盛碎蜡的试管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并不时地搅拌碎冰和碎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每分钟记录一次数据,直到冰和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次数据。实验过程中,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冰的温度/℃ | -4 | -3 | -2 | -1 | 0 | 0 | 0 | 0 | 0 | 1 | 2 | 3 | 4 |
蜡的温度/℃ | 40 | 41 | 43 | 45 | 46 | 48 | 50 | 52 | 54 | 56 | 58 | 60 | 62 |
(1)由试验记录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选填“冰”或“蜡”)是晶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_℃;在第6min时,它处于______________态。
(2)在冰和蜡的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中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这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陈明将冰和蜡切成碎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在实验时要不时地搅拌碎冰和碎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忧,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
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
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___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_____________。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________(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坚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_________;
(2)记录______________;
(3)量出______________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4)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