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其中B是一个可折转的光屏。
试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30° | 30° |
2 | 40° | 40° |
3 | 50° | 50° |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a. b.
(2)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
(3)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
(4)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填“仍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内。
(5)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说明 。
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探究活动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能 。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 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
(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 (“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5)实验中如果蜡烛B和蜡烛A的像始终无法完全重合,原因是: 。
(6)下图甲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玻璃板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
如下图所示是张鸿同学在探究光在表中列出的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据折射现象画出的光路图。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表中的数据和上图所示的光路图可以得出光在折射时遵循的规律是 。
(3)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
(4)现代医学中常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从空气中斜射入人体后也类似光一样要发生折射,如图所示,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时,入射点应在O点的 (填“左侧”或“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