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沿水平方向击打排球,并将有关信息记录在下表中
击球点高度h/m | 1.85 | 1.21 | 0.8 | |||
击球力度 | 轻击 | 重击 | 轻击 | 重击 | 轻击 | 重击 |
落地点与击球点水平距离s/m | 3 | 7 | 2 | 5 | 1.5 | 3 |
(1)分析表格可得结论(写出两条):
① 击球力度一定时,击球点高度越高, ;
②当击球点高度相同时, .
(2)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是: .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 0° | 15° | 30° | 45° | 60° |
反射角β | 0° | 15° | 30° | 45° | 60° |
折射角γ | 0° | 11° | 22.1° | 35.4° | 40.9° |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减小),且折射角 (填“>”、“<”或“=”)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第20分钟时盐水处在 态(填状态名称),盐水凝固点为 ℃.
(2)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凝固点变 了.(选填“高”或“低”)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 |
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 的光斑.由图1中刻度尺示数可知,该透镜的焦距f= cm.
(2)小明按图2在光具座上组装好装置,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
(3)如图3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处,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 (填“左”、“右”)移动.
行驶速度(km/m) | 反应时间(S) | 制动距离(m) |
40 | 0.75-1 | 8 |
5 | 0.75-1 | 13 |
60 | 0.75-1 | 20 |
80 | 0. | 34 |
行驶速度 (km/m) | 反应时间 (S) | 制动距离 (m) |
40 | 0.75-1 | 8 |
50 | 0.75-1 | 13 |
60 | 0.75-1 | 20 |
80 | 0.75-1 | 34 |
学习速度时,小明在课上测量了纸锥下落的速度.
(1)为了完成这个实验要用到两种测量工具,它们是 和 .
(2)实验时小明所在小组将纸锥从课桌高度落到地上,发现它落地所需时间很短,很难测量准确.请你帮他们想个解决的办法: .(写出一个)
(3)小明与其它小组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
(4)(3分)小明所在小组继续研究小球在水中的下落运动情况,他们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背景墙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②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③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3a/2△t
④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a/△t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