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小马同学改进后的探究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比热容大小的实验。实验时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即:R甲=R乙。
(1) 实验中用电加热器在液体内部加热来替代酒精灯,以及用封闭的烧瓶代替敞口的烧杯,这些改进都是为了 ,从而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2) 实验中甲、乙两液体初温相同,还必须控制甲、乙两液体的 相同。
(3) 闭合开关,发现乙烧瓶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的比甲慢,说明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液体 (选填“大"或“小”)。
(5)如果换用两个不同的电加热器且R甲>R乙,两烧瓶申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还可以用这个装置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 的关系。
小马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选用的器材有:标有“2.5V”字样、正常发光时阻值约为13Ω的完全相同的小灯泡两个,电压恒为3v的学生电源,标有
“20Ω,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图甲是实验电路图,图乙是实物连接图,接线过程中有一处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接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进行改正,要求改正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小马在检查仪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实际测量前应 。
(3)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灯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开关接触不良
C.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D.电流表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从表中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电压表的示数U/v | 电流表的示数I/A | 小灯泡的功率P/w |
1.5 | 0.16 | |
2.5 | 0.20 | |
2.8 | 0.22 |
(5)如果将两个小灯泡串联后直接接在3V电源的两端,两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 w。
甲 乙 丙
有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水和无水酒精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酒精,测出其密度,下面是几组实验结果:
液体 | 水的质量(g) | 无水酒精的质量(g) | 总质量(g) | 酒精的密度(g/ml) |
1 | 0 | 39.7 | 39.7 | 0.79 |
2 | 10.2 | 32.4 | 42.6 | 0.85 |
3 | 19.8 | 25.2 | 45.0 | 0,90 |
4 | 35.4 | 12.5 | 47.9 | 0.96 |
5 | 50.0 | 0 | 50.0 | 1.00 |
实验二:将不同材质的实心塑料小球放入实验一中所配置的五种溶液当中,如果小球在
溶液中下沉,则记为“S”,如果上浮则记为“R”,实验结果记录见下表:
溶液 | |||||
塑料 | 1 | 2 | 3 | 4 | 5 |
聚丁烯 | R | R | R | R | R |
极低密度聚乙烯 | S | R | R | R | R |
低密度聚乙烯 | S | S | S | R | R |
高密度聚乙烯 | S | S | S | S | R |
聚十一酰胺尼龙 | S | S | S | S | S |
根据实验一、实验二回答以下问题:
(1)从实验一的数据我们会发现,酒精的密度( )
A.可以小于0.79g/ml B.可以大于1.00 g/ml C.可以等于0.82 g/ml
(2)由实验一、二我们可以推测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 )
A.小于0.79 g/ml B.大于1.00 g/ml
C.介于0.85 g/ml~O.90 g/ml之间 D.介于0.96 g/ml~1.00 g/ml
(3)用实验一中1--4号溶液测试另一个塑料小球的密度,以下哪一个组合是不正确的( )
组合 | 溶液1 | 溶液2 | 溶液3 | 溶液4 |
A | R | R | R | R |
B | R | R | S | S |
C | S | S | R | R |
D | S | S | S | S |
如图所示,电阻Rl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
(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只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一物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当容器中水深为0.3m时,物块A有的体积浸在水中,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即没有发生形变(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m3,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g取10N/kg)。求:
(1)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物块A的密度;
(3)先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A刚好被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对A的作用力为F1,
再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此时弹簧对A的作用力为F2,求F1与F2之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