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与伙伴一起,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相关物理规律。
小明想探究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大小与各串联电阻大小的关系。按下图连接好电路,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R1断路 B.R2断路 C.电压表断路 D.电源处断路
电流 I /A | 电压 U1/V | 电压 U2/V | 电压 U总/V | 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
0.3 | 1.5 | 3.0 | 4.5 |
排除故障后,依次测量出电路中的电流和各部分电压大小,记录在表格中,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关系为: 。
接着,他们想探究电路的总功率与两个串联电阻功率大小的关系,重新进行实验所测得的数据与上次相同,由此计算出一组功率数据。为了完善实验,他们找到一个电压为6V的蓄电池,更换到原电路中后,闭合开关,两表示数如图。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A,R2的功率为 W。
为了测量出第三组数据,他们又找来一个电压约为24V的蓄电池,更换到电路中,小明发现电路的总电压无法测量。现只有一些定值电阻、正常的电压表和若干导线,请你帮助解决此难题,把测量总电压的方法,在方框中画出来。
小明在读电流表示数时,观察到表头内部有小线圈和像磁极的东西,当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就会带动指针偏转,那么线圈偏转的可能原因是 。
如图甲是一枚简单的液体燃料火箭结构图,小明所在班级以“火箭中的科学奥秘”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模拟火箭升空的原理: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活动,其中现象产生的原理与火箭升空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
验证火箭顶部圆锥形能减少摩擦:某同学利用不吸水、硬质的纸张,制成等质量、密封的圆锥体和长方体,在同一高度让两者同时自由下落,如图乙所示。
①为比较两者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他们需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更高处让两物体自由下落B.用木头替代纸张进行实验C.让两物体在水中自由上浮
小明观察到电风扇、落地灯等都有个大而重的底座,使它们不易翻到。进而他提出两个猜想:①物体的稳定程度 可能与物体重心高低有关;②物体的稳度可能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①,他将三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固定在三个相同的圆柱体的底部、中部和底部,对其重心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心地推翻圆柱体,观察圆柱体刚好翻到转过的角度θ 并记录在下表中。
在验证猜想②之前,他想到照相机的三脚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支得越开却越稳。于是,他调整思路,找来一块木板和四根相同的木棒,组成图丙所示装置,将四根木棒由内向外移动时,装置的稳度不断增大。
圆柱体刚好翻到时转过的角度θ越小,反映圆柱体的稳度越 。
分析表中的信息可知:物体的重心越 ,其稳度越大。
丙图所示实验表明稳度与 有关。
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物时,应把中的货物装在 层 ,
可使货物不易翻到;乘车时,两脚 站得更稳。
某科学兴趣小组想探究风力火箭发射高度是否受火箭的质量、箭尾空心锥体的锥角大小的影响,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大功率鼓风机提供风力火箭升空的动力,推动火箭向高空发射。
兴趣小组成员制作了若干个风力火箭作品,在无风环境中进行实验,分别记录火箭发射的高度(以楼层高度表示)。每个作品均重复3次实验,计算出平均值.,记录数据并绘制成 图甲和图乙所示的柱状图。
每个作品均做3次实验,并取其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甲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图乙发现,锥角对火箭发射高度影响不大,请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
小科从某品牌“暖手包”说明书上获悉,该“暖手包"能自动发热,是因为里面有铁粉、活性炭等物质。这些物质对“暖手包”发热有什么作用?小科查阅到下列实验数据:
组别 | 时间/min | 铁/g | 活性炭/g | 空气湿度/% | 水/mL | 上升温度/ |
1 | 30 | 1 | 0.6 | 70 | 0 | 10.7 |
2 | 30 | 1 | 0 | 70 | 0 | 0 |
3 | 30 | 0 | 0.6 | 70 | 0 | 0 |
4 | 30 | 1 | 0.6 | 40 | 0 | 4.2 |
5 | 30 | 1 | 0.6 | 40 | 2 | 11.5 |
(1)第l、3组的探究实验说明,没有 物质,“暖手包”不会发热;
(2)分析第1、2、4、5组探究实验可知,“暖手包”的发热还应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空气中的 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