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们吃熟鸡蛋时,发现被蛋白包围的蛋黄是圆球形的,那么生鸡蛋的蛋黄形状是否也是球形的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下面的实验,同时还查阅了相关资料。
步骤一:取一只玻璃杯,里面盛小半杯清水,在清水里加人一大滴菜油,发现菜油滴到水上后呈薄片状浮于水面;
步骤二:再取一定量的酒精,沿着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发现随着倒人酒精量的增多,油的薄片慢慢变小,厚度渐渐增加,变成扁球形,最后演变成圆球形,悬浮在酒精溶液中
小资料:当油滴处于悬浮状态时,表面张力会使它的表面积尽可能缩小到最小值,而在体
一定的条件下,以球形的表面积为最小。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 1 )推测生鸡蛋中蛋黄的形状是 形;
( 2 )请从密度的角度分析油滴处于悬浮状态的原因:
( 3 )该实验体现了哪一种科学探究方法?
A .控制变量法 B .类比法 C .对照法
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妆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
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
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________作用.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海发现电脑是利用风扇来降温的。他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扇叶长度、扇叶倾斜角度都有关系。为此他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小风扇,并用一个转速为300转/分的电机分别带动这几个风扇转动,去吹动同一位置的同一纸片 。下表为实验记录的数据:
序号 | 扇叶宽度/cm | 扇叶长度/cm | 扇叶倾斜 角度θ | 纸片被吹起的 角度α |
1 | 3 | 7 | 30° | 30° |
2 | 2 | 7 | 30° | 20° |
3 | 3 | 4 | 30° | 20° |
4 | 3 | 7 | 45° | 40° |
5 |
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 的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为: 。
由于实验次数少,该结论的可信度令人怀疑。因此他想再制作一个小风扇,那么它的扇叶规格是怎样的?请将你设计的扇叶的相关数据填在序号5的行内。
小海的父亲对他说:“生活中电风扇转动的速度都比较快,因此空气流动强度应与风扇的转动速度有关。”针对这个猜想,请你帮助小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如图所示,是我国冰壶选手在2010年冬奥会女子冰壶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小丽在观看比赛时发现:两名运动员在冰壶的前面“刷冰”,可以改变冰壶的运动状态;小丽联想到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她想:假如“刷冰”的过程中冰面不熔化,生活中若将冰壶换成冰块,用同样的方法在冰面上就可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小红对小丽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小红的异议是此实验设计不易控制冰块的初始速度,假如可以利用斜面,你的改进方法是: 。
改进实验后,小丽想:用“刷冰”的方法可以改变冰面的 ,通过比较冰块在不同冰面上前进的 ,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假如冰面没有阻力,运动的冰块将 。若在冰面上再放置一个静止的木块,通过运动的冰块撞击这个木块,还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 和 的关系。
小明经常和爸爸在家里探讨问题,某天谈到治理河水上涨问题,了解到为了缓解水位上涨,需要在大坝上修泄洪口。小明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泄洪口泄洪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首先想到了泄洪口的面积大小可能会影响到泄洪的效果。
除了小明同学想到的这个因素外,你认为 也会影响泄洪效果。
小明同学的爸爸提出开一大的缺口效果与多开几个小的缺口效果也可能不同,为了探究泄洪效果与开口多少关系,请你写出实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