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014中考物理预测特训卷-功 功率 机械效率分级演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2014中考物理预测特训卷-功 功率 机械效率分级演练试题及答案.doc
1  2  3  4
  • 难度: 使用次数:183 入库时间:2014-04-11

    小明在30 s内用600 N的拉力F900 N的重物沿斜面向右上方匀速拉动3 m,此过程中重物的高度上升1.5 m,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 难度: 使用次数:77 入库时间:2014-04-11

    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小车,使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如图9­1­17所示.多次改变斜面倾斜程度,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斜面

    倾斜度

    小车重

    G/N

    斜面高

    h/m

    沿斜面拉

    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功

    W/J

    斜面的

    机械效率

    较缓

    10

    0.1

    3

    1

    1

    3

    33.3%

    较陡

    10

    0.2

    4

    1

    2

    4

    50%

    最陡

    10

    0.4

    1

    6

    (1)当斜面最陡时,沿斜面的拉力为________N;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需要的拉力越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据,你可以获得该实验探究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使用次数:111 入库时间:2014-04-11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钩码重/N

    动滑轮重/N

    拉力/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4

    0.5

    2.3

    0.2

    0.4

    0.8

    0.92

    87.0

    4

    0.9

    2.5

    0.2

    0.4

    0.8

    1.0

    80.0

    6

    0.5

    3.3

    0.2

    0.4

    (a)

    (b)

    (c)

    (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a)(b)(c)处的计算:(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通过比较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________(有关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知他的观点是________(正确错误”)的.

     
  • 难度: 使用次数:212 入库时间:2014-04-11

    如图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 N的拉力F1分钟内将总重为900 N的泥土匀速提升5 m.在这段时间内:

    (1)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 难度: 使用次数:660 入库时间:2014-04-11

    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104 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800 N.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

    (1)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2)行驶速度的大小.

    (3)行驶5 min时,牵引力所做的功.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