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烧开水时,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B.夏天,往饮料中加几块冰块,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使饮料降温
C.清晨,路边的草叶上结有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成的小水珠
D.寒冷的冬天,车窗紧闭的客车行驶在公路上,玻璃窗外侧出现“白雾”
为了证明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体而不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甲同学把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试管浸入温水中,如图乙所示。两试管中都出现了紫色的烟雾.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由上述信息判断
A.乙装置中,水沸腾后,试管内才会出现紫色的烟雾
B.固态碘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中要放热
C.乙的实验方法更合理
D.停止加热后乙试管中紫色烟雾逐渐消失,试管内壁附着了固态碘颗粒,这是凝固过程
![]() |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 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最亮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一定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