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时大家尽量穿新运动鞋,小明猜想鞋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于是他找来两只同品牌同规格的运动鞋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一只是新鞋,鞋底花纹没有磨损,另一只是旧鞋,鞋底花纹磨损较大).实验步骤如下:
(1)小明测出新鞋重力如表一.按照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 水平 方向拉着鞋子在水平桌面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读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表中.
表一 | |||
序号 | 种类 | 重力/N | 拉力/N |
1 | 新鞋 | 5.7 | 2.3 |
2 | 旧鞋 | 5.4 | 1.7 |
(2)将新鞋子换成旧鞋子在同一个桌面上重新实验,测出了重力和拉力填在表一中.由此得出结论:鞋底花纹越深,与地面摩擦力越大.小红认为他的做法不妥,不妥之处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
(3)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小明采纳了小红的意见,将两种鞋子插在对方中进行实验,得出的数据如表二:
表二 | |||
序号 | 种类 | 重力/N | 拉力/N |
3 | 旧鞋插在新鞋中 | 11.1 | 4.5 |
4 | 新鞋插在旧鞋中 | 11.1 | 3.5 |
对比序号 3 和 4 的实验数据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
对比序号 1 和 3 的实验数据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
(2)分析图 D、E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2.4 N.
(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实验方法.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 ;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
(2)右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物理量物体 | 质量m/g | 体积V/cm3 |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m/V/g•cm﹣3 |
铁块1 | 79 | 10 | 7.9 |
铁块2 | 158 | 20 | 7.9 |
铁块3 | 237 | 30 | 7.9 |
铝块1 | 54 | 20 | 2.7 |
铝块2 | 108 | 40 | 2.7 |
铝块3 | 162 | 60 | 2.7 |
①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 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恒定的(或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不同点是: 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
②铁的密度为 7.9g/cm3 ;
③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答: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说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
④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 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不行,收集一组数据找不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