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物体AB经凸透镜成像的大致情况。(要求表示出位置、大小和虚实)
在下列虚线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在图甲“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
(2)该同学看到了如图乙的情景,这是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
(3)小明同学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提出了以下两种安装顺序,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 )
A.温度计、烧杯、酒精灯 B.酒精灯、烧杯、温度计
(4)某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比别组同学的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5)该同学记录了一组数据见下表,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低于”“高于”)
(6)请你在图丙的方格纸上根据上表数据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 ___(填序号)。选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此实验的目的是: 。
(2)选择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 关系。若B蜡烛在桌面上始终不能与A蜡烛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视线 玻璃板观察光屏(填“透过”或“不透过”)。发现在光屏上_____ __像(填“有”或“没有”),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_______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上/下)移动.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____ 清晰的实像,_____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________(左/右)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又落下一只小虫,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像的明暗将_________(变亮/变暗/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