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8所示“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示意图,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 为凸透镜的焦点。
(1)在实验时应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光屏和 。
(2)在实验时,应将蜡烛和光屏置于凸透镜的 。(填“同一侧”或“不同侧”),并调整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心在 。
(3)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时,若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侧a、b 、c、d 四点中的 点处。 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某小组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湿度是否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他们选择了一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并带有挂钩的长方形木块作为研究对象。那么:
(1)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力的工具是 ,其原理是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的拉力________。弹簧的伸长就___________。
(2)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作 运动,才能使测出拉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3)表格所示为实验记录表格,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 的实验记录,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滑动摩擦力与 无关;表中序号为3、4、5的实验记录,则可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4)在以上实验中我们应用到了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实验方法是 _____ 。
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一同学将钢锯条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做了如图9所示实验,其中F1=F2=F4>F3。由甲、乙、丙、丁四图中钢锯条形状变化的比较,你能分析得出结论是 _____ 。
图9
物理就在你身边,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身边的许多物品都可以作为实验器材用来探究一些物理规律。给你一瓶矿泉水,不需其他器材,请你设计两个实验来探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
主要实验过程 | 探究的物理问题 | |
示例 | 用手提矿泉水瓶,觉得沉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实验1 | ||
实验2 |
周松同学骑自行车到距他家5.4km的学校上学,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10m/s,问他至少提前多少时间动身才不会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