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1  2  3  4  5  6  7
  • 难度: 使用次数:297 入库时间:2013-12-17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我们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

    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

    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3)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点燃蜡烛       (选填“A”或“B”),但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改正后,再次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5)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        (选填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                                     

    6)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准确的是(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逐渐变小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 难度: 使用次数:215 入库时间:2013-12-17

    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2)往烧杯上方加一纸盖,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根据表中数据,在上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在第6分钟后,        (选填“需要”、“不需要”)吸热;

    4)给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下左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给一整杯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选填“a”“b”“c”“d”);

    5)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上中图,其中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6)在装水的大烧杯中(如上右图),浮着一个盛适有量水的试管,对大烧杯持续加热,大烧杯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水的温度       达到沸点(填不能,下同),试管中的水         沸腾。

    7)实验中发现水沸腾前加热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 难度: 使用次数:108 入库时间:2013-12-17

    每年冬天的大雪,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明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适量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甲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选填“A”、“B”或“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这样选择选择的理由是:(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                                        

    【测量数据】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分析数据】根据曲线图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得出结论】根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_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

    【拓展思维】小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

    (1)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_______选填“快”或“慢”).

    (2)小明想起一件事,他们在学习熔化时,也用冰块做了这样的实验,但那次做实验时,测量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请你分析造成冰的熔化温度不是0℃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            _ __(只要讲出一点即可)

     
  • 难度: 使用次数:92 入库时间:2013-12-17

    2013 无锡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如何形成的呢?对此小明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_________(合理、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你选用________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___(可靠、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

    3)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他们都是有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