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探究活动中,小明所在小组是将大小不等的纸锥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如图22a).
(1)关于纸锥下落快慢的比较,小明他们讨论后得到以下方案:
①甲同学由图22a所示情形,就能比较出纸锥运动的快慢,他的比较方法是 .
②乙同学是观察大小纸锥着地的先后来判定的,他的比较方法是 .为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整个下落过程的运动快慢,你认为上述方法中最科学的是 (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案.
(2)在做上述实验时,小华所在小组利用闪光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摄的图片如图22b所示.
①由图b可以判断纸锥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为 m/s。
②由图b猜想,下落过程中纸锥所受阻力的变化情况是( );
A.不变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不变
在做“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3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 .
(2)使用压强计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有高度差,应通过方法 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的水.
(3)由图(a)和图 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比较图(a)和图(b)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 .
(5)小明通过图(c)和图(d)两次的实验认为图(d)烧杯中盛的是浓盐水,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 .
小明用图24所示的电路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图25是小明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
(1)现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请按照对电压表量程的选择和对滑动变阻器连接的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25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2)小明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位置.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
(3)小明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所示.
U/V | 0.5 | 1.0 | 1.6 | 1.9 | 2.5 | 3.0 |
I/A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①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6中画出电阻R的U-I关系图像.
②小明在实验中所用电阻R的阻值为 Ω;当通过的电流为0.5A时,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为 W.
(4)如果将实验电路中的电阻R更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
.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后,要进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实验,则对实验电路还必须进行怎样的改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