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用蜡烛、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图.
(1)在实验中要想比较像的大小的关系,要求两只蜡烛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必须选用____(填“平面镜”或“玻璃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分别列出了几种动物可听到声音的频率和能发出声音的频率,请根据图表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海豚能发出声音的最高频率为多大?狗可听到声音的最高频率为多大?
(2)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运用下面公式计算人可听到最高频率声音的波长.波长=波速/频率.
说明:1KHz=1000Hz,1Hz=1波速单位用m/s,频率单位用Hz,得出波长的单位为m
下图是小红和小明在课堂中看到的折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但细心的小红发现在这个现象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她马上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一定分居法线两侧呢?她把她的想法告诉了小明,小红认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一定分居法线两侧,小明则认为不一定,小红和小明决定用实验来验证他们的想法.
他们取了一个装满水的水槽,在水槽的内表面竖了一个白色塑料板,在塑料板上画一条红线和水面垂直,当作法线,法线和水面的交点作为入射点,为了看清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他们在水中滴入牛奶使水浑浊,将室内灯关掉后,用激光手电沿着白板射入水面,在入射点处发生折射,很明显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小红让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折射光线也随着远离法线,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明显分居在法线两侧;小红再让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折射光线也随着靠近法线,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还是分居在法线两侧,但因为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法线,接着让入射光线再靠近法线,发观折射光线和法线越来越近了,小明激动地说:“快点,再靠近,折射光线马上要越过法线了.”但是小明最终还是失望了,任入射光线如何靠近法线,折射光线也不会越过法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
(1)在文中用线划出小红和小明提出的研究问题。
(2)通过上述实验他们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3)小红和小明在探究过程中体现了哪几个科学探究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