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山东省济南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 真题 试题及答案 解析版.doc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 山东省济南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 真题 试题及答案 解析版.doc
1  2  3  4  5 6 
  • 难度: 使用次数:188 入库时间:2013-07-30

    小强家在装修时,某个房间内需要安装电灯和电扇各一个.在如图的虚线框内已给出了进入房间的火线和零线,请设计并画出该房间的电路图(电扇用电动机的符合表示).

     
  • 难度: 使用次数:147 入库时间:2013-07-30

    一箱饮品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其包装箱上标识的相关名词如下:毛重是包装箱内所装饮品的总质量;净含量是包装箱内所装饮品的总质量;数量是每瓶饮品的体积及包装箱内饮品的瓶数;尺寸是包装箱的长度×宽度×高度.请根据包装箱上标识的内容,通过计算回答(取g=10N/kg):

    1)这箱饮品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这箱饮品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3)该箱内所装饮品的密度多大?

    4)饮品包装箱上印有多种标志,右下角的标志是堆码重量极限,它表示允许放在该箱饮品上的货物的最大质量.请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包装箱设置堆码重量极限的原因.

     
  • 难度: 使用次数:194 入库时间:2013-07-30

    小明发现自己家汽车照明大灯的灯泡内有两根灯丝,一根是功率较小的近光灯丝(主要用于照亮车前较近的路面),另一根是功率稍大的远光灯丝(主要用于照亮前方较远的路面).当控制手柄拨到近光位置时,近光灯丝正常发光;当控制手柄拨到远光位置时,近光灯丝和远光灯丝同时正常发光.该灯泡上标有12V 60W/54W的字样,通过计算回答:

    1)当控制手柄拨到近光位置时,通过近光灯丝的电流多大?

    2)近光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多大?

    3)小明爸爸驾车在郊区道路上行驶,将控制手柄拨到并保持在远光位置5分钟,这段时间内一个照明大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4)说明这种灯泡内两根灯丝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并简述理由.

     
  • 难度: 使用次数:172 入库时间:2013-07-30

    九年级1班的同学在教室指导下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本实验中,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非常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固定                 (选填铁圈铁杆)的位置.

    2)实验时,老师要求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这样可以                 

    3)小亮组通过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98,他想这可能是由于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造成的.但在与其他组交流时发现,其他组测得的水的沸点都是100,于是否定了自己刚才的想法.

    小亮否定自己刚才想法的理由是:                 

    4)小亮重新审视并确认自己小组的操作没有问题后,猜想可能是自己组使用的温度计有问题导致了较大的误差.请你帮助小亮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 难度: 使用次数:185 入库时间:2013-07-30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常见的白炽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图1所示为小丽、小军、小梅三位同学与老师讨论这一现象时的情景.

    1)图1中,小军发表的观点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根据小梅同学的猜想,他们讨论形成了一个问题:电流一定时,导体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它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于是,小丽和小梅从实验室找来了煤油、两只规格相同(有密封塞)的烧瓶、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两根阻值不同的镍铬金丝等器材,并组装出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2)在小丽和小梅的实验装置中,是通过                 来反映电流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热量的多少的.

    3)在物理学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察或测量,但它变化时引起的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易于直接观察或测量,就可以像小丽和小梅这样用易于观测的量来反映不易直接观测的量.在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用到这一物理学方法的是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通过等大的蜡烛与虚像重合来确定虚像的位置和大小

    B、在研究影响动能的因素时,通过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远近说明钢球动能大小

    C、在研究电压作用时,通过水压是水流形成的原因类比电压是电流形成的原因

    D、在研究电磁铁磁性时,通过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4)小军看了小丽和小梅的实验装置后认为,用温度计代替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实验效果会更好.于是,他们拆除了密封塞和玻璃管,将合适的温度计悬挂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开始实验.在上述改进中,他们遗漏的一个重要操作是: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