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8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 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_的实像(选填“倒 立”或“正立”)。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明从透镜 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_________的烛焰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的数据表:
物质 | 实验次数 | 质量(kg) | 升高的度数(℃) | 加热时间(min) |
水 | 1 | 0.05 | 10 | 10 |
2 | 0.10 | 10 | 20 | |
煤油 | 3 | 0.05 | 10 | 5 |
4 | 0.05 |
| 10 |
(1)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3)分析_________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如图19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装置中M是 ,使用它的好处是 ;
(2)当蜡烛2与蜡烛1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2,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1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3)实验中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2,蜡烛2都无法与蜡烛1所成的像完全重合的原因是 。
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如图20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 _________ 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在此情况下,小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2N.小明和小华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们这样就得出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 ;
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
乙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1)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理由 。
(2)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_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