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时需要 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质量较大的是 (选填“a”或“b”)
某小组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木块各个面光滑程度相同,并记录了如下信息:
实验序号 探究过程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
木块在木板上滑动 F1=0.8N
2
木块在木板上滑动 F2=1.2N
3
木块在毛巾上滑动 F3=1.4N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块滑动,这时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 力,从而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 两次实验可得结论: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还想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请你帮助他们在实验1的基础上,利用实验1中的器材再做一次实验就能探究这个问题.
①你的做法: .
②分析与结论: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0.8N,可得结论 ;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0.8N,则结论相反.
(4)请你举出一个增大有益摩擦的例子: .
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 .
(3)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
(4)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5)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是因为平面镜 ,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实验前在检查实验器材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指在了零刻线的左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中的电压表连入电路.
(3)在一次实验中,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
(4)若使小灯泡两端电压逐次降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移动.下表是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后得到的另外两组数据,发现每次测得的电阻值都不相同.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实验次数 小灯泡两端电压U/V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A 灯丝的电阻R/Ω
1
2 2 0.25 8
3 1.5 0.2 7.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图.实验前他做了如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度有关.
他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别做了四次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斜面粗糙程度 木块重量G/N 斜面高h/m 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木板表面 2 0.1 0.6 0.5 0.2 0.3 67
2 较陡 木板表面 2 0.2 1 0.5 0.4 0.5 80%
3 最陡 木板表面 2 0.3 1.4 0.5 0.6 0.7 86%
4 最陡 毛巾表面 2 0.3 1.6 0.5
(1)请将上表所缺的数据补充完整.
(2)比较 3、4 两次实验可知猜想A是正确的.
(3)比较1、2、3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当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 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