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热量,小华由此提出问题: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的猜想是:
猜想一: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选择了a、b两种不同的晶体进行实验,其探究过程如下:
(1)取一定质量的晶体a,用如图19甲所示的装置加热,得到了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9乙所示,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此时该晶体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乙图中晶体a 的熔化过程大约持续的时间ta= min。
(2)为了探究猜想一,应控制b和a的 相同,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加热,记下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tb。(3)比较ta和tb,若ta和tb不相等,则说明猜想一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实验过程中,小华发现,无论加热时间多久,温度计的示数都不会超过100℃,主要的原因是: 。
为了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子的密度,同学们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实验方案:
![]() |
(1)下列对甲、乙两个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填选项符号)。
A.甲方案正确,乙方案错误 B.甲方案错误,乙方案正确
(2)调节天平时,先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使游码左侧与 对齐,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若测量前指针如图20所示,则平衡螺母应向 调。
(3)同学们测量小石头质量的结果是:右盘上有50 g的砝码一个,游码所对刻度值如图2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若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3。
小舟和他的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用到如下器材: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5Ω、10Ω、15Ω和20Ω各一个,滑动变阻器1只,开关1个,导线若干。
(1) 图22是小舟设计电路图,请你帮小舟将右边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 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 ;
(3) 测量数据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23所示,原因是 ;
(4) 当接5Ω电阻时,电压表的示数是3V,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将阻值为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3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 右表是他们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则空格中的数据应为 A;由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电阻两端电压相等时,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 。
电阻R/Ω | 5 | 10 | 15 | 20 |
电流I/A | 0.6 | 0.3 | 0.15 |
老师布置大家设计实验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并告诉大家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4V,它的额定功率不清,电阻与灯丝的温度有关。小明用电阻箱、电压表、开关、12V的稳压电源连成了如图24所示的电路,来测量额定功率,其中R为电阻箱。他闭合开关S,从小到大调整电阻箱的值,依次测出了电压表与它的对应读数,并将其记录在如下的表格中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V | 4.8 | 4 | 2 | 0.5 | 1.5 | |
电阻箱/Ω | 8 | 10 | 20 | 30 | 40 | 45 |
(1) 当电阻箱电阻为30Ω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5示,等于 V;
(2) 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是 V,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A;
(3)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 老师表扬了小明的设计:虽然实验过程有2次错误,但设计方案有创新。
这两处错误,一是记录错误:第 次电压值的记录是错误;二是违反电学安全操作规范:这个操作是 。老师说的创新主要是指,与书本上的实验设计相比, 。
小明利用鱼缸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鱼缸深度H及宽度L有何关系。他取来几个深度和长度一样、但宽度不样矩形状鱼缸,压强计,水进行探究。(如图26所示)
(1)小明发现鱼缸的各个边角都显圆弧形状,而不是那么“尖”,这是为了减小 ;
(2)小明得出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数据可知,深度越大,水内部的压强越 ;在同一深度,水的压强与鱼缸的宽度 (选填“有关”、“无关”)。![]() |
乙 丙 图
(3)小明推算出水对鱼缸侧面的压力F(图甲)与鱼缸的宽度L、高度H间的关系为F=500LH2。作为水利工程师的爸爸告诉小明,大坝就是根据这个公式来设计拦水的安全高度。如图27所示,拦河大坝的宽度L为30m,若大坝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F为6×108N,则水的深度H不能超过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