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008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模拟试卷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2008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模拟试卷
1  2  3  4  5
  • 难度: 使用次数:136 入库时间:2009-03-13

    把一个外观体积为17.8cm3的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g10Nkg,求:

    1)空心铜球的重力;

    2)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 难度: 使用次数:88 入库时间:2009-03-13

    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下图)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 难度: 使用次数:306 入库时间:2009-03-13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连接的测电阻R的电路。

          

    1)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导线上打一个叉,并画出正确的连线。

    2)请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你知道他的电路图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吗?

    4)当滑片P在某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3.4V,电流表示数如下图所示,则被测电阻R 的阻值是                    

    5)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没有偏转。该故障的原因是                              (选填下列故障原因的字母代号)

    A.电阻R接线短路                           B.电阻R接线断路

    C.电源接触不良                                 D.电流表接线短路

     
  • 难度: 使用次数:94 入库时间:2009-03-13

    小红学过“机械效率”后。产生了一个疑问:“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是否越省力?”针对这个问题,小红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物块的探究实验(如下图所示),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记录项目

    1

    2

    3

    4

    物块重GN

    5

    5

    5

    5

    物块上升高度hm

    0.1

    0.15

    0.2

    0.25

    有用功J

    0.5

    0,75

       

    1.25

    沿斜面方向拉力FN

    1.6

    2.2

    2.7

    3.1

    物块移动距离Sm

    0.5

    0.5

    0.5

    0.5

    总功J

    0.8

    1.1

       

    1.55

    机械效率rI

    63

    68%

       

    81

    1)请你帮小红计算表中3个空格,并将数据填入。

    2)分析实验数据,你认为斜面机械效率越高是否越省力?                   。(只需填“是”或“否”)

    3)完成上面实验后,小红又产生一个猜想:“如果减小斜面摩擦,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吗?”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小红的猜想是否正确(要简述理由)。                                                                                                               

     
  • 难度: 使用次数:191 入库时间:2009-03-13

    有下列器材和物品:天平(含砝码)、②弹簧测力计、③量筒(小矿石能完全放入)、④水槽、⑤烧杯、⑥细线(细线的重量和体积忽略不计)、⑦水(已知水的密度)、⑨小矿石。

    请自选上述器材和物品完成测小矿石的密度的实验。

    1)实验目的:                                                                                            

    2)所选器材和物品(只填序号):                                                            

    3)主要实验步骤:                                                                                     

    4)被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