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
(l)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A.O到10厘米
B.10到25厘米
C.25厘米到极远处
D.10厘米到极远处
(2)远视眼是来白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矫正时在眼睛前而放一个如上图
(选填“甲”或“乙”)中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兵兵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比较液体A和液体B的比热容是否相同,他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取相同 的两种液体,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它们 的温度。他所用的公式是C= 。
伏安法测电阻R。的实验中,我们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是用电压表读数除以电流表读数来表示,而作为用电器,电压表和电流表是有电阻的,会造成实验误差。
(l)电源接通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在 (选填“左端”、“右端”或“任意位置”);
(2)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3)如果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和I,而它们自身电阻分别为Rv和RA,则Rx。更准确的表达式为 (数学表达式用已知字母表示)。
如图,给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白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小车在 表面速度减小的最慢;伽利略对类似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 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后来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揭示 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
呼和浩特市广播电台某调频立体声的频率是99.1MHz,它的波长是3.Om,试求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