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设想在天空中放置一巨大的反射镜(人造“小月亮”),它在夜晚为城市照明或遇异常严寒时使农作物区变暖。如图所示,在天空O处放一个平面镜MN,则太阳光L的反射光将照亮地面何处?(要求较准确地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光线射到地面的位置)
张明同学在浴池里洗澡,看到天花板上滴下水珠,他想:水蒸气变成水有没有条件?是不是跟温度有关?他猜想水蒸气的液化可能跟遇到冷的物体有关,然后他进行了以下实验:
给试管里的水加热,用导管把产生的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片上,看到有水珠产生,而再把水蒸气喷到加热后的玻璃片上时,却没有发现水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张明同学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2)上述结论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举例说明
(3)他在上述研究过程中采取了怎样的程序?
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 钩码重力 G/N | 钩码上升 高度h/cm | 弹簧测力计 示数F/N | 弹簧测力计 移动距离s/cm |
1 | 2 | 5 | 0.6 | 25 |
2 | 4 | 8 | 1.1 |
(1)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
(2)在右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3)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4)如果将重为3N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____________范围内。
按要求完成下列两项实验设计:
(1)王老师家刚买来一只多星牌CSCK--1500型自动保护不锈钢电水壶,其铭牌上标有“220V 1500W”字样,请你帮他设计一种方法,用来测量这只水壶烧水的实际功率,写出所用器材、测量步骤、导出计算公式。
(2)在物理课外小组活动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线;同学们设计了多种方法测正方体小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请你写出两种测量方法,并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出浮力的大小。
请你认真阅读下列介绍“冻雨”的材料,并回答后面提出的问题。
所谓“冻雨”就是滴雨成冰的雨,即看见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雨,可到了地面却是冰,这种现象在北方的隆冬季节经常看到。
为了解释“冻雨”形成的原因,我们先从冰形成的条件谈起,从同学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可知,水的温度降至0℃后再放热时便会凝固成冰,那么,是否0℃的水再放热就一定会结冰呢?科学家经过实验证实不一定,科学家曾将不含杂质的纯净水冷却到-70℃也不冻结成冰呢!这说明水结冰不仅只需要温度降至0℃和继续放热这两个条件,还必须要有冻结核,纯净水里不含杂质,故没有冻结核,温度降至0℃以下仍不结冰,而我们平常饮用的自来水,乃至任何湖海的水里面都含有杂质,有了这些杂质作为冻结核,水温一到0℃再放热时就结冰了。
温度低于0℃以下还不结冰的水称为“过冷水”,这种过冷水一旦碰上物体,便有了冻结核,会迅速结成冰。
“冻雨”就是云中的过冷水落下后,碰到地面立刻结成冰的现象,当过冷水落在树枝上或电线上会迅速结成条条的冰柱,十分晶莹剔透,是一大美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结成冰的条件除温度达到0℃和继续放热之外,还应该具备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
(2)“冻雨”是什么现象?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