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 (填“大”或“小”),再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 的(填“倒立”或“正立”),该像比原来的像 (填“大”或“小”)一些。当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 时,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l、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与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比较“步骤2”与“步骤l”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一层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丙),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1)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为什么? 答: ;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A、B、C)中哪一个正确与否?答:
(3)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答:步骤4 ;
(4)在“步骤2”中,若木块上方砝码的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运动时,则砝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A、大于0.5N B、大于0且小于0.5N C、等于0.5N D、等于0
(5)考虑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想想看,初中物理中在研究哪些问题时用到过这种方法?(参照例1,另举一例)
例1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例2 。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A”字样.图1是小强同学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图1 图2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中,小强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点,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为 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端滑动(选填“左”或“右”);
(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科技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9,底面积为30cm2,高度为15cm。
求(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
液化气炉是人们目前较普遍地使用的炉具,而电磁炉则是新一代的智能炉具。
为了比较它们的耗能费用,小胜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两组数据:
液化气炉(用气) | 电磁炉(用电) | ||
热效率 | 50% | 热效率 | 90% |
液化气每瓶净重 | 15kg | 额定电压 | 220V |
液化气热值 | 3.54x 107j/kg | 额定功率 | 1000W |
当地液化气价格 | 70元/瓶 | 当地市电价格 | 0.5元/度 |
请问:
(1)若小胜家一天所需热量相当于把50kg的水从40°C加热到100°C,则他家一天需消耗多少热量?【C水=4.2×103J/(kg・℃)】
(2)上述热量若靠电磁炉提供,需耗电多少度?若靠液化气炉提供,需燃烧多少千克的液化气?(1kw・h=3.6× 106J)
(3)通过计算,你认为使用哪种炉具耗能费用更低?
(提示:液化气炉热效率是指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电磁炉热效率是指电磁炉有效利用的热量与消耗的电能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