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9所示(g=10N/kg)。求:
⑴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质量为40kg的小明同学骑着一辆质量为10kg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5min内行驶了1500m的路程.求:
(1)小明骑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 m/s?
(3)小明骑自行车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该同学骑车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取g=10N/kg)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中用上了液体压强计,图11中的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的 的大小。该实验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是:在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图中的U形管的粗细对实验结果 影响(选填“有”或“无”)。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12所示的实验①、②、⑧及推理④。
(l)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 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
小芳同学观察到许多建筑材料的截面多是V型或U型,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
物体承受的压力与那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二: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于是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选取了纸条、细线、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对猜想一进行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选取材料和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若干。
(2)将一张纸条折成V型,放在装置上,在纸条两端距中点(支点)相同距离处,各挂一相同的火柴盒,在两端火柴盒逐渐增加数量________的火柴棒,直到纸条被压弯为止,记录一端火柴盒中火柴棒的根数。
(3)将纸条折成 、 ,重复步骤(2)。
(4)更换纸条将以上实验再做两次。
【分析与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与形状有关、弧形最大)
【交流与合作】
(1)生产、生活和建筑中利用物体形状影响其承受压力的事例很多,如巨大的铁桥中多处使用了U型钢材。请你举出一个利用V型或圆形结构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探究猜想二,实验中应使所选物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