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父亲在博物馆工作,小明在观察橱窗里一只文物时,觉得在一个位置只能观察到它的一个面,很不方便。他想:能否设计一种装置,在一个位置能同时观察到它的正面、后面和顶部?请你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在图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_______和分度值。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______和_______。小明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如图所示,则物体长度为_____cm。
小明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右图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_____,那么温度计甲的示数 是_______,乙的示数是_______.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如图乙物体的长度是 m. 如图丙是记录某同学上体育课时跳绳的时间为 min;
小明和小聪同学完成“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大头针”的实验后,交流讨论:放人大头针的数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两人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了多种
猜想:
猜想1:可能与杯子的材料有关。 猜想2:可能与杯子的容积有关。
猜想3:可能与杯子的口径有关。 猜想4:可能与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
小明和小聪同学对猜想2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控制因素 | 杯子的容积 | 水溢出前所加大头针的数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因素均相同, 仅有杯子的容积不同 | 较小/100ml | 133 |
中等/150ml | 133 | |
较大/200ml | 132 |
(1)请在实验记录表格中的划线部分填上正确答案。
(2)分析小明和小聪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________。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 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_____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____,仍然保持________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2) 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 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
(3) 你可以确定_____(甲/乙)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