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视眼是指像不能成在视网膜上,那么像是成在视网膜前还 是视网膜后呢?小华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如图她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好;
②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图中位置,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出现了 一个清淅的火焰的像;
③拿掉近视眼镜,将光屏向___(靠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直至在光屏上重新出现火焰的清淅的像。
⑴在本实验中小华用_____来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____模拟人的视网膜;
⑵实验中第②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将第③步中空格补充完整。
小王进一步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所示的a、b、c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到的信息或初步结论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我国是一个“眼镜大国”,约有4亿人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请完成下列与眼镜相关的问题:
⑴如何区分是近视眼镜还是远视眼镜?
⑵标着“+200”的眼镜的焦距是多少?它是近视镜片还是远视镜片?
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 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
,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甲的示数/℃ | 70 | 60 | 53 | 47 | 42 | 39 | 37 | 35 | 34 | 33 |
乙的示数/℃ | 70 | 66 | 61 | 58 | 55 | 52 | 50 | 48 | 46 | 44 |
(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除了温度相同外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冷却速率。
(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5)根据(4)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 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