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所示。
(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__________过程,需要_________热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是__________过程。
(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_________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__________形成的。
(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 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
C. 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干冰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将是:__________。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在做实验时小明同学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他观察到光屏上的像__________(选填对的选项)
A. 不能看到烛焰的顶部
B. 不能看到烛焰的底部
C. 不能看到烛焰的全部
D. 可以看到烛焰的全部,但像会变暗一些
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 小车由乙至丙 | 小车由甲至丙 | |
路程 | 26 | ||
时间 | 4 | ||
平均速度 | 15 |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