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30Ω 1A”字样
(1)连接电流表时应选用__________ 的量程.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乙同学连完电路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示数为0.15A,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障排除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的示数如下图所示,请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表格中
(5)实验中,同学们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对应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但表格的设计仍有不完整的地方,请将所缺内容填写完整.
电压 U/V | 1.0 | 1.5 | 2.0 | 3.0 | |
电流 I/A | 0.18 | 0.2 | 0.22 | 0.28 | |
电功率P/ | 0.18 | 0.3 | 0.44 | 0.84 | |
灯泡发光情况 | 很暗 ———→ 暗 ————→ 正常发光 ——→ 很亮 |
(6)小组同学们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 __________ 决定的,且_____________ ,灯泡发光越亮.
在学习“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时,同学们发现用电阻丝对煤油加热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的过程非常耗时,为了减少实验的时间,他们提出了如下改进的设想:
设想一:将煤油换成水来做实验;
设想二:通过加热空气来做实验.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设想一效果不好,你认为他们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设想二,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在的锥形瓶中装入 的红墨水,用相同的电阻丝及玻璃管组成如图A、B的装置,通电后通过玻璃管中液柱的高度来显示 的大小.然后把它们分别接入相同的电路,发现在相同的短时间的内A管中的液柱比B管上升迅速,这说明 .
②同学们用两根电阻丝(R甲>R乙)插入相同的甲、乙瓶中并接入电路如图C所示,闭合开关,甲、乙两玻璃管中液面如图D所示,由此得出关于电热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