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同学研究水的沸腾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他想测水在这个过程中的温度,于是他找到家里的温度计,如图12所示,
⑴它观察到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目前其示数为 , 放入水中后,小明便开始读数,如图13所示。
⑵小明在此操作过程中有多处错误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①:
错误②: 。
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⑶小刚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5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⑷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__min。水的沸点为 ℃。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_ _℃。
⑸由图像可知水沸腾的规律: 。
⑹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____ ___。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顺序如图16(甲)所示。
⑴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16(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 g;
⑵由三次测量结果可知,水的质量m水=_____g,酱油的体积V油= cm3;
⑶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酱油的密度ρ油= kg/m3。
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⑴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17所示的光路图,刚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⑵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⑶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上表中.
①上表中的实验序号2中的像的性质为 ,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
②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18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一空瓶的质量为0.2 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6 kg.求:
⑴此瓶容积是多少?
⑵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0.5 k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