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B.三人体温都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下图6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右表1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杯子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杯子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杯中,当杯子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用抹布把杯子外壁的水擦净,再测得杯子的总质量是240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2分)
(2)这个柑橘的体积是多大?(2分)
(3)这个柑橘的密度是多大?(2分)
(4)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