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正确使用的刻度尺的读数为 cm。
小丽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作了以下猜想:
A.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C.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把砝码放在木块上(如图乙),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读测力计读数;
步骤3: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匀速拉动木块(如图丙),读出测力计读数.
实验次数 | 接触面材料性质 | 压力/N | 摩擦力/N |
1 | 木块与木板 | 8 | 4.0 |
2 | 木块与木板 | 12 | 5.4 |
3 | 木块与毛巾 | 12 | 8.5 |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是拉力F的大小,间接测得摩擦力f大小的关键是要保证木块做 运动.
(2)比较1 2次实验可以得到:
;
比较2 3次实验可以得到: 。
(3) 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在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步骤4:
。
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 钩码 重/N | 动滑轮 重/N | 拉力 /N | 钩码上升的高度/m |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 有用 功/J | 总功/J | 机械效率/% |
1 | 4 | 0.5 | 2.3 | 0.2 | 0.4 | 0.8 | 0.92 | 87.0 |
2 | 4 | 0.9 | 2.5 | 0.2 | 0.4 | 0.8 | 1.0 | 80.0 |
3 | 6 | 0.5 | 3.3 | 0.2 | 0.4 | (a) | (b) | (c) |
(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a)、(b)和(c)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 ; (b) ; (c) 。
(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选填“有关” 或“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一开口杯装入8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cm2,杯子外部底面积为60cm2,杯子所装水的质量为0.5kg,杯重1N。(g=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是多少? (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现有一重为3000N的包装箱,工人师傅想把它搬到1.2m高的车厢上,他们用木板在车厢与地面之间搭成一个长度约为4m的简易斜面,如图,工人师傅站在地上用1200N的推力沿斜面把包装箱匀速推上车,用时20s。求:
(1)工人师傅所做的总功是多少?总功的功率是多少?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包装箱在斜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