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8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____▲___不变。
(2)此实验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
(3)推知,此时大气压 ▲ (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如图18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 ▲ 处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 ▲ 处所得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 ▲ 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 ▲ 处能看到放大虚像。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烛焰像偏左偏上,为了使烛焰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向 ▲ 、向 ▲ 调烛焰位置。(选填“上”、“下”、“左”、“右”)
图18
如图19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 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 现象。
![]() |
如下图中A、B、C所示,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 ▲ ,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 ▲ ,成虚像的是图 ▲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20所示。
①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②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 ▲ 。
③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 ;若 ▲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 像。
④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