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20所示,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已知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2=15Ω,电流表的量程为0.6A。
(1)S、S1闭合,S2断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8V,求电流表示数和电阻R1的阻值;
(2)S、S2闭合,S1断开时,求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
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图21所示,在支点左侧20cm刻度处挂3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在支点右侧15cm刻度处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 方向,此时读数为 N.
![]() |
小明利用如图22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22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 。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 端移动滑片(选填左或右),使电压表示数为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Ω的滑动变阻器。
在讨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时,小明和小华提出了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通过导体电流的大小、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有关”,他们决定通过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1)怎样比较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呢?他们决定将一段电阻丝浸没在液体中,用电阻丝通电产生热量给液体加热,如图23所示,可以通过比较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 来比较电阻丝发热量的多少,这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研究实例中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填序号)。
①敲鼓时鼓面是否振动,我们可以通过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观察纸屑是否振动来认识;
②学习电压,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
③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认识。
(2)如图24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已知乙电阻比较小,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在 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少.
(3)爱动脑筋的小军受小明他们的启发设计了如图25所示的另一种实验装置,他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相连.
①让图25中甲、乙两装置同时实验,在相同的通电时间里,与气球 (填气球字母标号)相通的电阻丝产生热量最多。
②请对图24和图25所示的两种不同的实验装置进行评价,你认为较好的装置是 ,理由
(4)老师告诉他们利用图24装置还可以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提醒他们应将其中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 相等的水,并使甲、乙两烧瓶中金属丝的电阻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东同学已连接好如图26所示的部分电路,小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
(1)在小东所连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还没连好,请你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其他的导线不要变动)
(2)连接完实验电路后,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较大且接近于电源电压,其故障原因可能是 ;
(3)实验过程中,他们正确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于是立刻举手要求老师更换灯泡,其实他们的做法是欠妥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4)他们通过实验,得到了下表所示的数据和现象,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该表格设计欠妥之处是 .
(5)实验中他们还发现:灯丝的电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可导体的电阻不是与电压、电流无关吗?怎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请你给他们作出合理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