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 钩码 重/N | 动滑轮 重/N | 拉 | 钩码上升的高度/m |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 有用功/J | 总功 | 机械效率/% |
① | 4[ | 0.5 | 2.3 | 0.2 | 0.4 | 0.8 | 0.92 | 87 |
② | 4 | 0.9 | 2.5 | 0.2 | 0.4 | 0.8 | 1.0 | 80 |
③ | 6 | 0.5 | 3.3 | 0.2 | 0.4 | 1.2 |
|
|
(1)完成表格中第2次空白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总功为
; 机械效率为 ____ 。
(2)通过比较①和②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选填“有关” 或“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的。(选填“正确” 或“错误”)。
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p= .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进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 cm2和2 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
复习阶段,物理老师发动大家创新物理复习方法。于是小翔同学“发明”了自传式物理复习法。下面是他《自传》中的几道问题,请结合自己的情况完成:
(1)我步行上学时的速度是1.2 。
(2)相对于我背上的书包,我是 (注:判明我的运动状态)的。
(3)我之所以能够前进,是因为我的脚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这个摩擦是 (选填“静摩擦”、 “滑动摩擦”或“滚动摩擦”)。
(4)有一次上学,我的脚被一个木桩绊住了,由于 ,我向前跌倒,还好没有受伤。
(5)我戴近视眼镜了,它对光具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6)放学途中,一阵大风把树吹弯了腰,树叶漫天飞舞。我知道,大风一定给树施加了力的作用,因为物理学习使我懂得:物体发生形变(比如树弯腰)或物体的 发生改变(比如树叶飞舞)必定是受到了力。
(7)我是一个大嗓门,妈妈老说我说话像打雷。二叔家小薇妹妹说话就不同了,清脆的声音就像小鸟唱歌。与妹妹的说话声比较,我说话声音的音调 (选填“高”或 “低”)。
(8)我的质量是65kg,每只脚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大约是200cm2,因此我在水平路面上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是 N,压强是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