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
(1)如图2-10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_.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
(2)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 像与物大小比较 | |
第一次 | 12.0 | 12.0 | 等大 |
第二次 | 15.0 | 15.0 | 等大 |
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图2-10
小雷想知道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 A,额定电压是2.5 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 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 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2-11所示的电路开始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2-11所示的电路图,将图2-12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若小雷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L1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填“A、B”或“C、D”)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3)小雷排除故障后,按图2-12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滑片P向________(填“A”或“B”)端移动,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次数 | 电压/V | 实际功率/W | 电阻/Ω | |
1 | 1.6 | 0.20 | 0.32 | 8.00 |
2 | 2.5 | 0.24 | 0.60 | 10.42 |
3 | 2.8 | 0.26 | 0.73 | 10.77 |
②请将记录数据时遗漏的物理量和单位填入表格的空格处.
(4)小雷注意到灯L1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________.
(5)用L2替换L1重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________表的量程,发现灯L2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L1相似.
(6)小雷在实验结束后与同学们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用上表中灯L1的3次电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电阻更准确”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忽略了________对小灯电阻的影响.
②有同学认为“把灯L1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还是错误?________.
图2-12
图2-11
如图2-13所示的是两栖步兵战车,战车质量为22 t,履带着地总面积为4 m2(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该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不计战车上人的质量)
(2)该战车具有水上打击目标和运送的功能,在一次水上演习中,战车排开水的体积为23 m3,则战车受到水的浮力为多大?
(3)在这次水上演习中,战车在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1.5×104 Pa,则该处的深度为多少?
图2-13
图2-14是一台常用的电热饮水机,下表是它的铭牌数据,图2-15是它的电路原理图,其中S是温控开关,R1是定值电阻,R2是加热电阻.当S闭合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当S断开时,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
(1)在加热状态下,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2)饮水机正常工作时,将热水箱中的水从20 ℃加热到90 ℃需用时14 min.[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此加热过程中:
①水吸收的热量.
②饮水机的加热效率.
③求电阻R1的阻值.(保温功率是指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
水桶容量 20 L 热水箱容量 1 L 额定电压 220 V 加热功率 440 W 保温功率 40 W图2-15
图2-14
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你知道吗?遵义就是中国名茶之乡,这里生产的许多名茶销往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其中茶文化就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图2-16所示.
(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__,这便是制茶中的“杀青”.
(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现象越明显.
(3)茶壶与壶身相通而且等高,是利用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4)用夹子夹茶叶时,夹子相当于一个_______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杠杆.
(5)茶壶上有小孔是利用________,便于将茶水倒入杯中.
(6)冬天向壶中倒入刚烧开的沸水泡茶时,会看到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放热________形成的.
图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