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 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3)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在图丙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用斜线标出)
丙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声源的是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三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C、将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较小球弹起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三种实验方案设计的,其中与方案C多对应的是表_____。
(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
材料 | 距离 |
毛衣 | 较长 |
报纸 | 长 |
棉花 | 较短 |
| 较短 |
材料 | 响度 | |
毛衣 | 较响 | |
报纸 | 响 | |
棉花 | 较响 | |
泡沫 | 弱 | |
材料 | 距离/m | |
毛衣 | 3.5 | |
报纸 | 4.1 | |
棉花 | 2.5 | |
泡沫 | 3.0 |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1中A、B两铁圈中的_________铁圈。
(2)小明读温度的方法如图1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 。
(3)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3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从图4的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升高、不变或降低)。
(6)小华和小杰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4所示,a、b两种图像表示水量较多的是图像______。
(7)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5(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8)小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小王看到环卫工人在冰雪地面上洒大量的盐,他想: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用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质量均为lkg的纯冰、淡盐冰、浓盐 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根据曲线图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 (快/慢),并能在更 (高/低)
的温度熔化.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 如果在图a中蜡烛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_(填 “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实”或“虚”)。
(2)把与A蜡烛同样大小的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