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 (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
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根据这次实验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 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 ;理由是: ▲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 ▲ 。(4)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小海和小红意见不同.小海认为能平衡,于是他每次让杠杆倾斜时静止,这样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杠杆平衡条件.小海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 (对/错),小海这种方案与小红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小海和小红哪位同学实验方案好?请说明理由:
答: ▲ 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 .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为此,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和B(长度和粗细相同)、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最后得出以下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 使用的弹簧 | 被压缩后弹簧的长度/cm | 木块移动的距离 |
① | 弹簧A | 4 | S1 |
② | 弹簧A | 7 | S2 |
③ | 弹簧B | 4 | S3 |
④ | 弹簧B | 7 | S4 |
(1)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请举出一个在热学探究中用转换法的实例: ▲ 。
(2)请将探究猜想一的方案补充完整.
a、将弹簧A、小球、木块按如图所示安装好;
b、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4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了一段距S1;
c、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 ▲ 8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 ▲ ;S2
d、比较分析实验数据 ▲ S1和S2,得出结论。
(3)为了探究猜想二,可选用实验次数②和___▲__④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 ▲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3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 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时间为20s。求:(1)工人做的总功;(2)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3)工人做功的功率。
用燃气灶烧水,燃烧2kg的煤气,使200kg的水从20 ℃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1)2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4)燃气灶烧水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