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单选)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有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在广口瓶内放一个音乐芯片,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
(1)此时你______听到音乐。(填“能”或“不能”)
(2)用抽气设备抽瓶中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___________。
(3)如果把瓶中空气完全抽出我们_________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
(4)该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_中传播
(1)图A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置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4)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 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4)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_。
(5)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下表数据记录及处理。(提醒: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路段 | 距离(cm) | 运动时间(s) | 平均速度(cm/s) |
AB | 40.0 | 2 | |
BC | |||
AC | 90.0 | 3 |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 。(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