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1)找出几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从中取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将它们的零刻度线对齐,再看看它们的10cm或15cm刻度线是否还对齐;换用其它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两次。
(2)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根直线,由几个同学独立测量直线的长度,注意:使用的是同一把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直线的起点。
现在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①15cm的刻度线不再对齐说明了:________;
②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的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__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下面是小方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
,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根据他的设计,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该实验方案进行测量,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上述实验方案存在的问题是误差较大,试分析产生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_______。
(2)请你将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并补充填写实验内容于下表,并将图21中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对应的下一行。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 ||||
33.3 |
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 | 深度h/cm |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 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h/cm |
1 | 3 | 朝上 | 2.6 |
2 | 6 | 朝上 | 5.4 |
3 | 9 | 朝上 | 8.2 |
4 | 9 | 朝下 | 8.0 |
5 | 9 | 朝左 | 8.2 |
6 | 9 | 朝右 | 8.2 |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
(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
①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
②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