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7展示了一些你熟悉的物理实验.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A活动中,透过盛水玻璃杯看书本上字,发现__________。
(2)B活动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的关系。
(3)C活动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的扬声器前方,会发现______________。
(4)D活动中,要探究使气体液化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如图18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_______(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烧瓶)高度,先固定好 (铁夹/铁圈),然后再依次固定好其他器材.
(2)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沸腾时,往瓶口的上方倾斜放置一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部出现__ ,这是因为水蒸气由于____而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3)若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可以在金属盘内盛放适量的____(冰块/热水).
(4)实验时,握金属盘的手明显感觉到金属盘的温度____(升高/降低),下列生活中的哪个事例与此现象原理一致_____(填序号)
①夏天饮料里加冰块 ②北方储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大桶水
③蒸笼蒸馒头 ④用干冰作为致冷剂人工降雨
在“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活动中,小明按图19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在甲试管中放入一些冰块,乙试管中放入一些烛蜡后,并进行了实验,现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中的一些内容:
(1)请你告诉小明他应采用 (A/B)图方法点燃酒精灯;实验中的应选用体积____ (较大/较小)的冰块、蜡块好.
(2)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 (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
(3)下表是小明记录冰熔化实验的数据
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4.5 | 5 |
温度/℃ | ﹣5 | ﹣2 | 0 | 0 | 0 | 0 | 0 | 1 | 2 | 3 | 4 |
根据探究的过程可知:冰的熔化过程至少持续了 min.在实验的第1.5min,甲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状态.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在熔化时吸热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
(4)小明根据蜡熔化的实验数据,作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图中与此相符的应该是()
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____ (填序号).
![]() |
(2)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应注意观察 以及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
(3)小明发现水在沸腾时产生的气泡情况如图乙中的 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 ℃.
(4)分析图丁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5)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大火继续对水加热,则水的温度将_____(上升/下降/不变)。由此可知,在同样情况下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直到煮熟,两次比较会发现_____(第一次/第二次/两次一样)煮得快。
(6)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灯,让水停止吸热,水____(能/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了________。小明注意到开饭时,当妈妈对砂锅停止加热,将其端上桌,发现砂锅里的汤汁仍然在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
(1)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叫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形状是三角形,则他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若将蜡烛逐渐远离小孔,塑料薄膜上的像将______(变小/不变/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