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
(2)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在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4)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方案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电压表测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的电路图,请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的实验:
(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把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B、C三处,读出电流值,并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现在,请你在如图虚线方框内,设计该实验的记录表格;
③为了使得“由实验数据所归纳的结论”更具有可靠性,在不改变电源及电路连接的基础上,还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做上述实验。
④整理器材。
(3)分析数据,会发现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发现电流表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试分析其原因。
①指针反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针偏转的角度过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机构为了检测汽车的刹车性能,在同一场地做了如下实验:
(1)某车以不同车速行驶时,测得有关数据如图甲所示。其中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脚踩在刹车踏板上时,车通过的距离;刹车距离是指脚踩在刹车踏板上,使车减速,到车停时车通过的距离。如果司机以60km/h的速度驾驶,从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车停止时,车通过的距离为 m。
(2)汽车的刹车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刹车时,车轮不能滚动,只能滑行,直至车停。
方式二:刹车时,车轮仍保持滚动,但滚动减慢,直至车停。
图乙反映的是以方式一和方式二刹车所产生的刹车距离的比较。从图中可知,在车速相同时,采用 (刹车方式一/刹车方式二)刹车后,刹车距离较短。
(3)检测中,相同的A、B两车均以v1速度行驶,A车采取方式一刹车,B车采取方式二刹车,刹车时车与障碍物的距离相等(距离小于S1,如图),则撞击时________(A/B)车对障碍物的破坏程度更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图乙中曲线说明)。
在进行“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探究活动中,小明、小红和小华三人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逐一顺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但L1不亮。
(1)他们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甲的方框中画出他们所连接电路的电路图;
(3)关于L1不亮,小明认为L1的灯丝断了,但小红说L1没坏。你认为_______的观点一定是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支持小红的观点,他认为L1不是不亮,而是亮度太暗,人眼观察不到。灯L1是否真的损坏?请你设计一种检查方法(在图乙的方框中解答或画图说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