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_______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下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个量杯,内装有80ml酒精,总质量是144g,若将酒精倒出改装水,总质量是124g。问(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克?(2)量杯内装了多少毫升水?
(ρ酒精=0.8×103kg/m3)
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档)、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 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
风速 | 低 | 中 | 高 |
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 | 0.8 | 2.2 | 3.8 |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
(4)你认为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 (写出一个).
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但不膨胀)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 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 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 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 m1/g | V1/cm3 | V2/cm3 | m2/g |
|
测量值 | 6 | 370 | 400 |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
挂在弹簧下的物体在位置O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将物体拉到A处,松手后,物体会在A、B间上下振动,如图乙所示.小张、小王和小李已经知道物体每振动一次(由A到B再回到A)所用的时间相等。为了精确测定该物体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小张的测量方法是,当物体运动到最下面的位置A时,用停表开始计时,当物体再次运动到位簧A时停止计时,直接测量出物体振动一次的时间。小王的方法是,当物体运动到最下面的位置A时,用停表开始计时,当物体振动30次,再回到A处时停止计时,用测得的时间除以30,求出物体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小李的方法是,当物体运动到位置O时用停表开始计时,当物体振功30次,再回到O时停止计时,最后求得物体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经过分析,你认为他们三个人中谁的方法最好?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