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3,这是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
A.这是一种晶体,其熔点大约是50℃
B.第1~3分钟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第4~6分钟则没有吸热
C.第8~9分钟物质处于液态,且正在吸热升温
D.在第4分钟时,可观察到既有固态成份,又有液态成份,但固态的要多些
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于屏上,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屏上的像只有下半部分 B.屏上的像变暗,位置不变
C.屏上的像上半部分变暗,下半部分保持原来的亮度 D.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
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
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察看地图,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1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而当摄影师给全班同学照完集体像后,又接着给一个
同学照半身像时,就应该 (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