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1)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 _____;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 ___;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4)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莉按图13中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
(1)根据图13(甲),将图13(乙)中的实物连接成电路,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注意两电表量程的选择);
U/V | 0.5 | 1.0 | 1.5 |
I/A | 0.1 | 0.2 | 0.3 |
(2)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如下表。则小莉实验时所选用电阻R的阻值为 Ω。
(3)现已将图13(乙)中的电阻R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后,若要测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在原实物电路中必须改动的地方是: ① ;② 。
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张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14所示器材:利用这些器材同学们可探究很多物理规律,请从其中选择你所需要的两组器材(每组都可包括1~8个器材,只填所选器材的编号),并针对你所选择的器材提出相对应的两个探究课题。
![]() |
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5(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探究,电源为可调压直流学生电源,电压表量程为“0~15V”,电流表量程为“0~0.6A”,小灯泡标有“6V 1.2W”字样,R0为20Ω的定值电阻。小组根据记录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描绘出U-I关系图象,如图15(乙)所示。
(1)求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求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通过R0的电流;
(3)调节电源电压,求当小灯泡与定值电阻R0消耗的总功率为0.8W时,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驾车游玩时经过一座大桥,小明从桥旁石碑的说明上知道此桥高达40m,总长为8350m,其中正桥只有850m,而两侧引桥却长达7500m。一座大桥为什么要这么长的引桥呢?小明很奇怪,请教老师后,他明白了引桥相当于一个斜面。
(1)小明用斜面进行模拟实验,拉动小车匀速上升到斜面顶端。由此他明白了很长的引桥在汽车上桥时能起到 (选填“省力”或“省功”)的作用。
(2)若小轿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侧引桥(桥长3750m),则通过这侧引桥需要多长时间;
(3)若小轿车的总质量为2000kg,小轿车每个车轮的着地面积为250cm2,则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g取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