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8日上午12点15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太平洋完成第三次下潜科学考察与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 188m,载人潜水器在水下多次进行坐底,并且开展了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和取样作业,获得了近底精细地形资料。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5 000m级水深的突破,表明了中国有能力到达占全球面积70%的海洋深处进行探索。如图15所示,它的长、宽、高分别是8.2m、3.0m与3.4m 空重不超过22t,最大荷载是240kg。(g取10N/ kg)求:
(1)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m时受到的海水对它的压强是多少?(ρ海水=1.03×103 kg/m3)
(2)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全潜入水下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怎样实现下潜和上浮的?
当前有不少国家不顾国际公约的要求,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肆意排放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假定地球上海洋的贮水量约为1.3×1021 kg,“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海水的平均温度升高0.2 ℃,设海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求:
(1)海水吸收的热量约为多少焦?
(2)如图16所示的这款普通电水壶的额定功率是1 500 W,以上热量相当于这款电水壶正常工作多长时间放出的热量?
(3)淡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世界各国都在倡导节约用水,然而生活中常有一些细节被人们所忽略,如水龙头不拧紧会滴水。假设某水龙头没拧紧每秒钟会滴下两滴水,每滴水约为5×10-8 m3,照此计算,这只水龙头连续滴水一个月(30天)会流失的水约多少千克?
(4)“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有:气候反常、地球上的病虫害和传染疾病增加、海平面上升和土地干旱等多方面危害。本着对子孙后代和全人类负责任的态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请你就如何减小温室效应提出两条可行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