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12中画出螺线管B上的绕线,要求通电后使图中的A、B两个螺线管相互排斥。
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楼道灯一直亮着会造成浪费。科研人员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它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它能在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请将图13中的“光控开关”、“声控开关”、灯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入电路,设计出只有在夜间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楼道灯自动控制电路,同时安装一个不受开关控制的三孔插座。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李老师引导同学们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14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时的器材,实验板上固定了四根金属导线,a、b、c三根的长均为1m,d的长度为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长均为1m,d的长度为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 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 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依次把M、N跟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b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___的关系,结论是:
24.孙雯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R(50Ω 0.5A)。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15所示:
(1)电压表应选用 挡;
(2)如图15是她实验的电路,但连接不完整,请你帮她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3)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她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两种情况,请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故 障 现 象 | 检 测 | 故 障 原 因 |
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 |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 | |
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电流表无示数 | 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不变 |
(4)排除故障后,小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6甲和乙所示,请你替小明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记在表中,并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序号 | 电压表示数 | 电流表 示数 | 小灯亮暗程度 | 功率 |
1 | 2.0V | 0.20A | 暗 | 0.4W |
2 | 正常发光 | |||
3 | 3.0V | 0.28A | 较亮 | 0.84W |
(5)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后发现:当灯丝两端电压改变时,灯丝电阻也在改变。你认为引起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图17所示的a、b、c、d为实验中的四种情况。
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⑴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它 的不同。
⑵通过比较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⑶通过比较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⑷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电磁铁,发现猜想C不全面,就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