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 13 所示。
( l )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现象如何形成?煲盖跳动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 2 )为什么盅内的汤不会沸腾?
如图 14 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 、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的物体。
( l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方便 。
( 2 )点燃 A 蜡烛,小心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 A 、 B 两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如图 15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
( l )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母向 (左/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目的是方便 。 ( 2 )当杠杆左侧钩码和右侧的测力计处于图乙所示状态时,应,可 使杠杆恢复水平位置平衡。
( 3 )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5N ,
L 1= 20cm ,F2=2 . 5N 和L2= 40cm 。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理由是
( 4 )通过本实验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5 )考虑到弹簧测力计有自重,若弹簧测力计拿倒了,如图丙所示,测出拉力大小将 (保持不变/变大/变小)。
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 ( l )图 16 是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图上的圆圈表示电表,请在圆圈内填入相应的字母。
( 2 )某实验小组通过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部分记录见上表。若电压表示数为 2.50V 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 17 所示,请你填写表格中的两个空格。
( 3 )老师看了该小组的记录,提示说:你们注意到三次测量的电阻相差较大这个现象吗?通过交流,其他小组也都有类似现象:灯泡电阻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有误差是肯定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因为:如果是误差,那么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
(选填“较大”或“较小” ) ,并具有 的特点(选填“逐次增大”、“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认为灯泡的电阻可能与_有关,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了证实。
如图 18 所示,小明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设他在跑步机上以 5m / s 的速度匀速跑动 30min ,跑动的总动力为 40N 。求:
( l )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
( 2 )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 ( 3 )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