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A的密度。大龙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A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0甲所示,则金属块A的质量为 g。然后,大龙将金属块A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10乙所示的位置。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块A的密度为 kg/m3。
图1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放置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的直尺上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后面的直尺上放一支没有点燃的与蜡烛A大小相等的蜡烛B,这是为了比较
的大小关系,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为止。多次实验并进一步观察两支蜡烛A、B在直尺上的位置会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如图12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蜡烛已被点燃,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在做实验之前,你觉得光具座上的蜡烛应再调 一些(选填“高”或“低”)。小刚同学将实验装置调整好后。将蜡烛放在20cm的刻度线处,凸透镜放在50cm的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缩小、倒立的实像。这种成像的原理可应用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如图13所示,小明向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靠拢。此实验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
![]() |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小明和小红各选取一种方法做实验。
(1)小明采用了如图14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他通过滑轮组用3N的拉力F将重6.3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0.1m的距离,则有用功为 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小红采用了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请帮助小明在图14乙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