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对着动圈式话筒说话时,它会产生随人的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在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反映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的是 ( )
如图11所示,将一篮球以某一初始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请画出篮球离开手后竖直上升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 (空气阻力f不能忽略,浮力不计).
如图12所示,由发光点A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S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如图13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关系的示意图.
(1)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________不变,让小球从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2)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要保持________相同,就是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____________滚下.
(3)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等.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____________法;二是转换法,就本题来说用
来表示小球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化法.
如图14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 _ 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小明点燃A蜡烛,在寻找A蜡烛的像的位置与B蜡烛相同为止,这时发现A蜡烛像与B蜡烛的大小________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________(填序号)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